“送羊还羔”暖农户,聊城鲁西黑头羊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0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为宣传展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期,聊城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榜样在身边”系列记者见面会,7月4日,该系列第七场召开,4位聊城市扎根一线、锐意进取的先进代表讲述了农户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

薛景霞是阳谷鸿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辞职回乡创办养羊育种企业。2016年,养殖场步入稳健发展期,他开始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送羊还羔”,免费发放基础母羊,并统一进行饲料、防疫、配种、销售等管理,截至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群众增收脱贫,每只母羊每年可为农户带来3000—4000元利润。

薛景霞介绍,他的老家阳谷县高庙王镇前薛村养羊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大多是养个三五头的糊口营生,没有人做过规模养殖。2014年他通过银行贷款、亲友资助等方式筹款100多万元,建了第一个养殖场,但是由于欠缺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原计划3个月出栏的羊,养了7个月才勉强达到出栏标准,一下子就亏损了40多万元。

创业初始,就遭遇当头一棒,他总结了管理、营养、免疫、技术4方面教训,深知养殖知识的不足,然后他就通过当地畜牧局的引荐,去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去学习。当时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有一个试验羊场,正在从事鲁西黑头羊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当时他充分了解这个新品种的优势以后,毅然决然地决定加入鲁西黑头羊新品种育种组,并且在试验羊场住了下来,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和实验羊场的工人们一起打扫羊舍、配料、饲养、防疫、到最后羔羊的保育断奶和各阶段的科学喂养,在农科院试验羊场学习了半年的时间,充分掌握了科学的管理饲养方法。

后来他决定从市场引进200只杂交母羊,由于当时没招到技术人员,一系列工作都得他亲力亲为,特别是做育种工作时,他每天零点起床喂一次,凌晨5点喂一次,下午4点再喂一遍。妻子抱怨有时间喂羊却没时间喂孩子。随着羔羊成活率不断提高、数量逐渐增大,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化养殖道路,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年出栏5000余只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

他还利用在农科院学习到的科学饲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来,在看到周边养殖场和散养户还在用传统的模式去饲养,总结了一套方法经验去逐步的推广技术,通过配种前指导、断乳期加强管理、育肥期科学管理的“三部曲”管理方法,用“六统一”的模式助力当地养殖户发展,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配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大大增强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带领周边农户基本实现科学养殖,养殖户收入节节攀升。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