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港口快速发展,大型深水泊位增多,大型船舶进出港频繁,这将给东营港通航带来新的挑战。”7月3日,在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营市交通运输副局长燕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运行模式,是东营市充分利用港口现有资源,有效解决小型油田辅助生产船舶与商贸大型船舶进出港矛盾的成功实践,面对港口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东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坚持问题为导向,齐抓共管,精准施策,在破解难题中开创工作新局面。
据悉,围绕构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东营市正在加快推进10万吨级、25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集群建设、加速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计划今年底建成东营亿吨深水大港,力争2030年打造起东营能源资源现代化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翻番,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东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充分发挥智慧港口调度管理中心作用。“智慧港口调度管理中心,是我市港口跨部门、跨行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燕飞说,该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构建船舶进出港调度管理、港口可视化管理等系统,实现了港口运行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的综合管理,“我们将继续加强数字码头、数字航道建设,不断提升这一港口智慧大脑应用水平,科学安排船舶进出港计划,精准调度港口航道运行,努力实现港口安全和效益双丰收。”
东营市投入巨资建设了全长15.3公里的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和11.4公里的环抱港池内航道,维护好、管理好10万吨级航道,是确保港口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一环。东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侵占航道行为,维护航道水域清爽。同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突出抓好航道维护疏浚工作,及时开展清淤扫浅施工,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东营市还将积极推进复式航道论证建设。目前,东营市已建成的10万吨级航道为单向航道,只能满足大型船舶单向航行。随着来港大型船舶数量增多,东营市将适时推进东营港区10万吨级复式航道建设,满足大型船舶双向通航需求。同时,将积极开展15-20万吨级航道论证研究,努力提升港口能级建设,夯实东营大港发展根基,力争早日建成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大众新闻记者 陶敬玉)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